EN
首頁>國際合作>世界鐵路動態

日本長野電鐵部分區間完成GoA2.5自動駕駛試驗

發布時間:2024-10-10
  【Yahoo日本網站2024年7月報道】日本結合普速鐵路平交道口密集等特點,參照UITP標準GoA3級,提出了日本特有的GoA2.5級標準,即采取設備自動駕駛,但有人(非司機)值守,作為突發異常時的緊急疏導措施。

  由於(yu) 日本普速鐵路線路間信號製式有一定差異,推行同一等級(GoA2.5級標準)自動駕駛需解決(jue) 的技術問題、投入的改造成本存在很大不同,例如,JR九州公司管內(nei) 香椎線的GoA2.5級自動駕駛通過列車自動停車(ATS-DK)係統及在增設地麵應答器密度來實現,而東(dong) 芝基礎設施公司研發的GoA2.5級自動駕駛係統(東(dong) 芝係統)無需增設地麵應答器,可以削減設備改造投資和維護成本。東(dong) 芝基礎設施公司從(cong) 2015年開始著手研發自動駕駛係統,並從(cong) 2021年開始在長野電鐵須阪—信州中野段實施了驗證試驗。試驗區間長度約13公裏,設有7站,有54處平交道口,且可以滿足降雪、逆光等多場景試驗需求。

  東(dong) 芝係統利用設置在車輛前麵的3D攝像機和近紅外激光雷達(LiDAR)的測距技術,分別解決(jue) 白天和夜間列車與(yu) 障礙物的測距問題。同時,利用泛地球定位導航衛星係統(GNSS)對列車當前精確位置、車上拍攝到的侵界物位置及兩(liang) 者的位置關(guan) 係進行核對,在隧道內(nei) 或高架橋下等GNSS難以測量情況下則利用車載慣性傳(chuan) 感器推定列車位置,且地圖數據庫內(nei) 置了每個(ge) 位置的最佳速度信息以自動進行速度控製。接近車站時,東(dong) 芝係統通過3D攝像機識別停車標,利用GNSS和車載慣性傳(chuan) 感器判斷列車位置,同時利用速度信息,由自動駕駛輔助裝置控製列車加減速,在停靠站的正確位置自動對位停車。經驗證試驗,確認停車位置精度為(wei) ±50厘米以內(nei) 。

  自動駕駛首要是實現人和侵界物的檢測,且至少需要具備與(yu) 司機瞭望等同的侵界物檢測係統。東(dong) 芝係統的侵界物檢測係統將3D攝像機、近紅外激光雷達信息與(yu) 數據庫地理信息進行對照,並識別運行空間,檢測有無人或侵界物的結構。若檢測到有人或侵界物,則發出聲光報警,提示司機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在夜間,人們(men) 通常能看到的距離被認為(wei) 是110~130米。經過驗證試驗,3D攝像機在夜間也能成功檢測到線路上200米以外行走的人,近紅外激光雷達的測距在下雨和霧天優(you) 於(yu) 司機瞭望的能見度。

  完成基本性能驗證試驗後,東(dong) 芝係統將提高前方監視和測距的精度,將測距有效距離延長至300米以上,將近紅外激光雷達由車頭外側(ce) 移設至車頭內(nei) 側(ce) 。總體(ti) 來看,東(dong) 芝係統無需大規模設備改造,適用於(yu) 司機人力資源和運維資金短缺的地方鐵路。

  (來源: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版權所有:加拿大28官网开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