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北站雲南鐵路博物館
讓鐵路文物資源“活”起來

【字體(ti) :   

雲南鐵路博物館外景。周 濤 攝
 
  雲南鐵路博物館始建於1990年,前身為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的雲南窄軌鐵路曆史陳列館,2003年經雲南省文物局批準,成立雲南鐵路博物館,館址坐落於昆明北站,是昆明市盤龍區一處獨具人文與曆史文化特色的打卡點。今年以來,該館共接待遊客33429人次,較2023年同比增長51%,67個參觀研學團隊走進該館,了解雲南鐵路發展的百年身世,感悟新時代雲南鐵路曆經滄桑巨變的非凡曆程。
  該館以雲南鐵路修建和發展曆史為主題,由南北兩館構成。南館以百年昆河米軌鐵路“雲南府車站”法式古典建築為原型,北館為萃取高鐵車站元素的現代建築,兩館之間貫連一座鐵路鋼架橋梁,跨越昆明北站的3條股道,將博物館與運營中的昆明北站組成一個整體,形成“車站上的博物館、博物館中的車站”的鮮明特色。
  目前,雲南鐵路博物館共設12個主題展區,館藏史料豐富、藏品珍貴,現有國家一級文物8件,各級文物及具有保存價值的實物、文獻、照片萬餘件。其中,1880年英國產鋼軌、1902年漢陽造鋼軌、SN型29號寸軌蒸汽機車、米其林內燃動車組、重錘式三麵鍾、中國第一列上線運營的“春城號”電力動車組等都是雲南鐵路博物館的特色藏品,生動呈現雲南鐵路由偏居一隅、“不通國內通國外”的獨特格局,發展為通江達海、國際連通的發達鐵路網的曆史進程。同時,因米軌鐵路(軌距1000毫米)、寸軌鐵路(軌距600毫米)、標準軌鐵路(軌距1435毫米)3種軌距鐵路曾共同構成雲南的骨幹鐵路網並長期運營,形成了雲南獨樹一幟的“三軌並存”現象,相關藏品作為一窺雲南鐵路曆史和雲南近代曆史的寶貴資料,獨具曆史研究價值。
  該館內展陳突出鐵路科技元素運用,從早期鐵路勘測設計儀器及圖紙、列車時刻表、信號燈、各型鋼軌、轉轍機、電話機、路簽閉塞機、英文打字機、手搖計算器,到新型鐵路色燈信號機、無砟軌道、線路標樁、列車自停裝置、接觸網組件等,覆蓋了車機工電輛等鐵路主要技術專業。同時,該館精心設計製作雲南鐵路最小曲線半徑演進模型、高鐵列車和各型機車車輛模型、高鐵站沙盤、複興號動車組知識展板,為生動傳播鐵路科技知識、涵養青少年鐵路科技興趣、各類社會機構開展科普研學創造了良好條件。
  近年來,雲南鐵路博物館緊緊依靠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業務部門、設備管理單位專業力量,整合專家資源,審核布展方案和講解資料,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建立日常業務培訓和現場學習調研機製,積極參加中國鐵道學會、中國鐵道文博委員會、雲南省科技廳等舉辦的業務培訓和觀摩交流活動,為人才隊伍充電賦能,持續提升博物館科普工作水平,讓文物資源真正“活”起來。
  雲南鐵路博物館在提升遊客參觀體驗服務上深下功夫,改進場館房建服務設施設備,持續營造安全、舒適參觀環境;針對不同團體的遊覽需求,定製化打磨講解詞,為遊客提供通俗易懂、互動性和趣味性強的參觀體驗;建立糾錯機製,對講解中不能回答的科普問題和遊客提出的質疑,及時納入FAQ登記本,指定專人跟進解決,確保科普知識宣傳的嚴謹性、適宜性。節假日期間,他們在館內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加遊客參觀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舉行有獎參觀活動,向觀眾發放《鐵道知識》《雲南鐵道》《雲南鐵路博物館文物精粹》等科普書籍,在互動終端上線“雲南鐵路博物館春節有獎答題”軟件,讓遊客在互動學習中收獲知識。此外,他們還積極拓展雲端服務,在微信平台上線“虛擬展廳”,讓“火車迷”足不出戶領略雲南鐵路的獨特魅力。
附件:
回到頂部